星期日, 10月 16, 2005

老豆、老母、老點


好可惜,香港社會是一個經濟掛帥的地方,做什麼都是「錢」行頭,什麼「成本效益」、「合乎經濟原則」、「開源節流」 . . . 在這幾年間都已經聽到嘔。

對於商業和政府機構來說,這些字眼都閃耀著在它們的年報和施政報告當中,都是絕對有必要的,試問誰又會想投資一間每年都虧損的公司?又或者投票給一個有龐大赤字的政府?

但如果把「錢」這個概念套在一個人的發展上,就可能會弄巧反拙,而得到了相反的結果!為什麼呢?「錢」字行頭不好嗎?

在你讀書的時候,你可否聽過父母或其他長輩對你說:「你一定要俾心機讀書,他日可以有找到一份好工,要做銀行、做律師、做醫生。這樣就可以賺好多錢,你就可以有更好的生活。」?

父母對子女未來有期望是絕對可以明白的,也沒有什麼不當的地方。不過錯就錯在父母沒有清楚解釋什?是「一份好工」!

做銀行、律師和醫生都只是得到更好生活的其中一些途徑,而不是唯一通往美好生活的通道。再者,父母有時會錯誤灌輸了金錢比一切都重要的意念,做銀行、律師和醫生都只是因為這工種的人工比其他高,而不是因為這些工種的特別意義。老豆、老母當日「老點」了我!

外國在工作意義方面的教育比香港要好得多!在一個英國倫敦舉辨的升學就業展中,我親耳聽見一位父親與他快要入大學的女兒這樣說:

「阿女,明年妳就要入大學了,這是在妳人生中一個很重要的時刻,我希望妳可以慎重選擇你想修讀的大學和科目,發展妳的天賦潛能和長處。」

「阿爸,你不是想我跟你一樣成為一個醫生嗎?我從小就從你身上學了不少醫學識,這一定會對我考入醫學院有幫助啊!」

「如果妳希望成為一個醫生去幫助患了病的人恢復健康,作為妳的父親,我會很高興,因為妳將會成為我們家族的第三代醫生,從妳的爺爺到我,現在再到妳,都用自己的生命幫助病人。而且妳在天上的媽媽也會為妳感到驕傲。」

「不過我對音樂都有很大興趣,所以我也很想在大學的日子裡可進修音樂。」女兒猶疑地說。

父親聽得出女兒的心聲,就凝望著她碧綠色的 眼睛,溫柔地對她說:「阿女,如我所說,最重要的是發展妳的天賦潛能和長處,無論你的選擇是什?,我都會支持你。如果你希望進修音樂,我不單不反對,而且 更會為妳高興,因為妳知道自己想要變成一個怎樣的人。我知道妳很愛拉大提琴,妳拉得很悅耳動聽啊!」

雖然我並不認識這對父女,但他們短短的幾對話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這個「父女情深」的故事,更值得香港這一代的父母發人深省。

年十一月,我走過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時候,再一次碰見了當天的那位女兒,她背著大提琴,在冬天的寒風下,她金色髮絲被吹得有點兒零亂,但卻面帶笑容地與她的同學交談,散發著高雅迷人的氣質。

我的心在想:如果她放棄了大堤琴而選擇學醫,她又會否這樣快樂和滿足嗎?

3 Comments:

At 10/22/2005 1:51 上午, Blogger 佐治 said...

"外國的月光是特別圓"這句話我並不大同意,但如改為"外國的教育氣氛特別好"我就完全同意,因為到今日我母親大人仍會說:"如果你當年讀會計多好呢,又高人工又好景......"
我絕對同意就教育而言,外國是開放得多,但我老實地講太過地開放,香港就過份地保守/亂(睇政府就知),如果可以取雙方的平衡,我諗香港的整體會得到更全面的發展!!
理想與現實真需要一個平衡點!!你有你的理由去現實,我有我的自由找理想!!!

 
At 10/22/2005 8:52 上午, Blogger Matt Shum said...

你可以跟你母親大人說:「如果我當年讀會計,那麼2001年就被炒了,2003年就可能被遺散,2004年再找工作,2005年就番大陸工作,人工6000元(人民幣)!

點解?我在2002-2004年在獅子銀行,見過不少會計師的慘況,你要知道,他們在中環上班,理應是香港最醒的一群,但卻有如此下場。到了稍為好景少少,工作時間就由朝九到晚十,人工比起九十年代少了一大半,不過都好過做麥記少少。

其實她說得很對,讀會計多好,又人工高又好景,這是1982年的情況,她只是遲了廿年才跟你講。

 
At 10/24/2005 12:55 上午, Blogger 佐治 said...

很可惜,她是不會看到這一面的,所有父母很多時只看見所謂好的一面,仲要係尖頂上好的那一面......唉~~~!多淺窄的的視線!
香港人要進步呀!!!

 

發佈留言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