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國倫敦的升學就業展
外 國在人生和工作意義方面的道德思想教育比香港要深得多!在一個英國倫敦舉辨的升學就業展中,每一個攤位都擺放著五花八門的就業資料,在展覽的中央部分,有 一個醫學院的攤位,有幾位應屆醫科生為路過的人介紹那所醫學院提供的學位,當中有一對父女站在旁,爸爸穿上了深灰色的西裝,帶著金絲眼鏡和一個厚厚的公事 包,頭髮已經變灰了的他,向他快要入大學的女兒這樣說:
「Jennifer,明年妳就要入大學了,這是在妳人生中一個很重要的時刻,我希望妳可以慎重選擇你想修讀的大學和科目,發展妳的天賦潛能和長處。」
「阿爸,你不是想我跟你一樣成為一個醫生嗎?我從小就從你身上學了不少醫學識,這一定會對我考入醫學院有幫助啊!」
「如果妳希望成為一個醫生去幫助患了病的人恢復健康,作為妳的父親,我會很高興,因為妳將會成為我們家族的第三代醫生,從妳的爺爺到我,現在再到妳,都用自己的生命幫助病人。而且妳在天上的媽媽也會為妳感到驕傲。」
女兒低著頭,不敢正視父親,然後猶疑地說:「不過我對音樂都有很大興趣,所以我也很想在大學的日子裡可進修音樂。」
父親聽得出女兒的心聲,就凝望著她碧綠色的 眼睛,溫柔地對她說:「Jennifer,如我所說,最重要的是發展妳的天賦潛能和長處,無論你的選擇是什麼,我都會支持你。如果你希望進修音樂,我不單不反對,而且 更會為妳高興,因為妳知道自己想要變成一個怎樣的人。我知道妳很愛拉大提琴,妳拉得很悅耳動聽啊!」
雖然我並不認識這對父女,但他們短短的幾對話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這個「父女情深」的故事,更值得香港這一代的父母發人深省。
同年十一月,我走過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時候,再一次碰見了當天的那位女兒,她背著大提琴,在冬天的寒風下,她金色髮絲被吹得有點兒零亂,但卻面帶笑容地與她的同學交談,散發著高雅迷人的氣質。
1 Comments:
是外國可供發展空間比我們的大嗎?又或者打從他們的生活文化中,對自由的定義有所不同?
不過每個人也渴望可以做自己所想,證明自己所能做到的!
發佈留言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