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一, 7月 10, 2006

《轉變職業生涯:先做後想》

作者:埃米尼亞·伊瓦拉(Herminia Ibarra

我們每個人都聽說過這樣的故事:一個精明能幹的商界人士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失去了熱情,或者某人丟下已經幹了20年的工作轉而去做某件完全不相干的事。我做的工作對我來說合適嗎?我是否應該換個方向?這已經成了如今處于職業生涯中期階段的經理人們最感迫切的問題。在過去10年中,職業生涯發生過重大 轉變的人顯著增加,而且這個勢頭現在有增無?。

但是,轉換職業方向這種事,說起來容易,真正做起來?不輕巧。很多管理人員或專業人士願意?此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,?承受巨大的職業和個人風險。但儘管他們使出渾身解數,?還是困在錯誤的職業生涯中,?力得不到發揮,有的甚至連自己的專業還丟掉了。

許多學者和職業咨詢師都觀察到這種情?,他們由此推斷出問題出在人的基本動機上。按照他們的說法,人都是害怕改變的,因?他們不願?破壞自己的現狀而做出 犧牲。然而,本文作者埃米尼亞·伊瓦拉通過深入研究?得出了一個全然不同的結論--人們之所以失敗,絕大多數是由于他們做事不得法。實際上,在有關如何轉 變職業生涯這個問題上,傳統智慧教給我們的不是如何邁出去,而是如何固守在原來的位置上。因此說,問題出在方法上,而不是動機上。


大多數人都以?,成功轉變職業生涯的關鍵是先知道我們下一步想幹什?,然後據此來指導我們的行動。殊不知職業生涯的轉變實際上是以另一種方式進行的:行在 前,知在後。變換職業生涯意味著重新界定我們的職業身份(working identity--我們對自己所扮演的職業角色的感覺,我們想傳達給他人的有關我們自己的信息,以及我們的工作生活是什?樣的。我們的職業身份與我們 所做的事情緊密聯繫,而這正是我們多年行動的結果。若想要改變這種聯繫,我們就必須付諸行動。可是傳統智慧?告誡我們不能這?做。傳統智慧的做法是遵循一 個

三步走計劃,首先,搞清楚自己真正想做什?;接下來,根據思考結果來確定哪些工作或領域是自己既熱愛又能?充分施展技能和運用經驗的,同時還要從那 些最瞭解我們的人和熟悉市場?動的專業人士那?獲取建議;然後,只要按部就班地實施由此?生的行動計劃即可。


然而在現實中,很多成功轉換職業生涯的人都采用了檢驗和認識的方法,其邏輯與傳統的方法有所不同。這種職業生涯轉變模式認?:使轉變發生的唯一途徑, 就是把我們各種可能選擇的職業身份變成更鮮明、更具體和更可行的現實,根據嘗試的結果,再做出最終?定。?此,那些希望轉變職業生涯的人,首先要?自己創 造各種試驗機會,對自己幻想要做的事進行檢驗,在有限的範圍內嘗試新的職業角色,比如可以在業餘時間做一些兼職項目等。其次,要改變自己的關係網,將觸角 伸到我們日常圈子之外,去尋找那些可以幫助我們發掘和培養新自我的人。最後,要?自己職業生涯的轉變做出解釋,即找出尋求變化的誘因,將其編排成一個連貫 的故事,只有通過一個合情合理的故事來解釋我們?什?必須做出轉變,聽取我們重塑計劃的人才會相信我們,而我們自己也才會感到踏實。


塑造職業身份這一理念,與我們一向接受的有關選擇職業生涯的各種教誨完全背道而馳。這一理念要求我們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行動,而不是反躬自省;要求我 們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做,而不是去規劃。這一理念要求我們不再去尋找什?十步計劃,而是直面一條蜿蜒曲折的道路,一邊往前走一邊認識瞭解自己。

0 Comments:

發佈留言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