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一, 11月 14, 2005

只有三科會考合格的「安仔」


1943年3月29日,一個平凡的嬰兒誕生在英格蘭東南部的一個小市鎮,他的名字叫「安仔」。安仔出生於再平凡不過的家庭,小時候就讀於平凡的小學和平凡的中學。

在這個平凡人16歲的時候,他失學了,手上拿著只有三科會考合格的成績表,分別是英國語文、英國文學和歷史,沒有太多的考慮,便隨著其他人走進了社會。

安仔嘗試見工做巴士服務管理主任,但卻因為他差勁的數學能力而失敗。經過多次嘗試,他終於在一間保險公司中做一個小文員。不過他非常不喜歡這沉悶又辛苦的文員工作,那個年代沒有太多娛樂,所以每當午飯和放工時都會走到英國國會的下議院,看看那些議員的辯論。

那時候,安仔只當議員們的辯論為「鬧劇」,每天都爭論著瑣碎的社會問題,又有時候兩黨的議員會唇槍舌劍,互相叫罵,覺得富有娛樂性,便漸漸對政治產生了興趣,後來他更加入了保守黨,成為刻黨的青年會員。

不過他的事業都是浮浮沉沉,沒有多大的起色,他便鼓起勇氣踏出第一步,修讀一個銀行課程,克服了自己對數字的恐懼。在安仔22歲的時候,他便成功加入了渣打銀行,成為其中一個被派往尼日利亞的銀行職員。

安仔並沒有因為在銀行工作而減少了對政治的興趣,反而更加活躍於政治。在1968年,他初試啼聲,代表保守黨參選一個地方選舉,當時他只有25歲,比起工黨的對手的年資和經驗都差了「幾個馬位」,當時的時事評論家都認為他只是「陪跑」,沒有希望機會勝出。

結果勝出的是安仔!更是壓倒性的勝利!

其後他的政途都不是一帆風順,在1971年,輸了他的一席。1974年,他想捲土重來,卻在一次輸了給工黨。

在1976年,安仔終於可以在一次嘗到勝利的滋味,為保守黨在國會中贏了一席。其後在1979、1983和1987年都為保守黨穩贏了每次的地方選舉。

1990年是平凡人變得不平凡的一年。這年的11月27日,他被選為保守黨黨魁。翌日,他就在白金漢宮被任命為英國首相。

這個只有三科會考合格的「安仔」是誰?對了,他就是「馬卓安」(Sir John Major)


星期日, 11月 13, 2005

改變了整個世界農夫小子



1907年在美國中部伊利諾伊州的一個農場,一對農夫夫婦,誕下了一個小男孩。這個男孩的名字是Jheri Redding,在香港根本沒有人認識他,不過他日後所做的事,卻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。

這個農夫的兒子在農場漸漸長大,與他的父母過著艱苦的生活。那時正是美國二十年代的經濟大蕭條,經營農場的收入正在一步一步地走下坡,而這個充滿農村味的小子,剛剛滿二十歲,就決定離開農場,走到大城市找工作。

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他,幸運地找到一份工作,就是在一間小店裡做化妝品售貨員。他的工作是要向城市裡較富有的女士售賣化妝品,而他大部分的顧客,買完化妝品之後,都會走到對面街的理髮店打理頭髮。

在城市工作,讓他看見理髮店在愈開愈多,這個新興行業的抬頭,令他靈機一觸,把他售賣的香水,加入洗頭水當中,令顧客在洗頭的時候,可以感到陣陣芬芳氣味。

他把「自製」的洗頭水在他所工作的的小店中售賣,竟然有不錯的反應,就鼓勵他繼續嘗試創新,令他成為第一個把維他命和礦物質加入洗頭水中,和中和了洗頭水的酸鹼性的人。

幾年之後,他建立了自己洗頭水的生產線和品牌,在城市裡各商店發售。不過銷售的成績卻不太理想。

他發現城市人只會在星期六、日到商店購物,所以周末的銷售成績其實不錯。但是從星期一到星期五,他的洗頭水銷售額卻接近零!

為了增加銷售的動力,Jheri Redding便心生一計,這個計劃,使他在平日的銷售比周末更高。

這是什麼好橋?

很簡單,Jheri Redding回到對面街的理髮店,與理髮店老闆商量,在理髮店洗頭的客人,都可以使用Jheri Redding的洗頭水,又請理髮師傅幫手推銷他的洗頭水。

今天我們到理髮店理髮的時候,理髮師會Sell我們這個Treatment、那個Treatment,這一切都是拜這位仁兄所賜!

Jheri Redding只是一個農夫小子,沒有讀過太多書,他的成功,就開始於他把自己所賣的香水,結合對面街理髮店的洗頭水,創出有香味和養分豐富的洗頭水。

他沒有高科技的化學實驗室,也沒有頂尖的科學家為他工作,只是用腦袋一轉,就改變了整個世界人們洗頭的方法。

香水「撈」洗頭水,真真正正的「吾撈」!


星期六, 11月 12, 2005

從「興趣班」入行

只要你早上六時至十時聽收音機,就會聽過香港電台第二台的「晨光第一線」。只要你聽過「晨光第一線」,就會聽過彭晴柔和的聲線。他的聲音與其他女DJ不同,溫柔當中又有一點力量,把在睡眼惺忪的你,慢慢從夢鄉召回到現實世界。

早在1996年,當她剛剛從加拿大畢業返港,一資深希望找一份可以賺錢的工作,便投考入了航空公司,受訓練成為一個空姐。

不過,空姐的生活並不太過適合彭晴,不單只經常要飛來飛去,又要經常受乘客的氣,做得頗辛苦,便心生「劈炮」之念。

剛巧香港電台招新DJ,便寄上一個製作粗糙的錄音宣傳聲帶,希望和可以碰碰運氣。

怎料她真的被取錄了!

原來當她還在加拿大的時候,她聽收音機時,知道有一個DJ的訓練班接受報名,覺得很好奇,便用了少少錢,參加這個「興趣班」。當日的好奇和貪玩,卻變成了一個入行電台工作的機會!

彭晴說:「對於自己喜愛的是,真的不會介意付出與辛苦,花多少時間與精神也不會計較,做自己真正有興趣的事,真的很開心。」

我很欣賞彭晴,不是因為她「劈炮」空姐一職,而是因為她有勇氣推踏出第一步,寄出她的宣傳聲帶,投考港台DJ

很可惜,現在香港有很多打工仔,年重新拾起履歷表的勇氣也沒有,心想「劈炮」,卻沒有行動配合。

星期五, 11月 11, 2005

格林斯潘吹色士風


有「美元總統」稱號的格林斯潘,由1987年的美國總統列根開始,一直到2006年的喬治布殊,都擔任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,這十九年間,他的一舉一動都是全球財經人士關注核心,他所說的每一字都會被金融界分析和猜測息口的趨勢,他下的每一個決定都會影響著你和我的生活。

他經常被評論家認為是除美國總統之外,對世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,卻原來是一個「劈炮吾撈」的人!

格林斯潘是獨生子,1926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市的一個猶太家庭。不過父母在他三歲多時就離婚,由開零售店的母親撫養。

格林斯潘小時候性格的很害羞,他很少跟鄰家的孩子一起玩,所以經常會留在家裡聽母親彈鋼琴。

就是因為母親美妙的彈鋼聲,令格林斯潘潛移默化,迷上了音樂,青少年時期的第一個理想是成為音樂人。

1943年,格林斯潘在紐約市的一間藝術學院(The Juilliard School)修讀音樂。其後,他加入了一支爵士樂隊,成為當時頗有明氣的色士風手。這是格林斯潘的第一份工作。

正當格林斯潘的音樂天份從母親而來,任職股票經紀的父親就把對數字的天賦遺傳給兒子。所以在1945年,做了兩年色士風手後格林斯潘便「劈炮」,考入了著名的紐約大學修讀經濟學,五來後他已成為一個經濟學碩士。

為什麼當初格林斯潘會毅然「劈炮」,然後變成史上其中一個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?

這全因他母親的遠見,她對格林斯潘說:「在適當的時候就應該放棄某些東西,全都要做好,是不可能的。那些是自己擅長的,那些是自己最喜歡的就要去追求。」

短短的幾句說話,已經清楚解釋了「劈炮吾撈」的含意!

星期四, 11月 10, 2005

「赤裸廚師」


Vincent Rooms是在英國倫敦的一間餐廳,位於一個廣場(Vincent Square)的其中一幢維多利亞式的紅磚大屋內,高高的樓底,典雅高大的玻璃窗,讓光像絲一般的透進來。這裡舒服的氣氛會令你跟好友坐一上個整天,也不願意離開。

Vincent Rooms的食品水準不錯,環境不俗,價錢合理,這裡侍應的服務態度相當熱誠有禮,臉上總掛有笑容。不過你卻要忍耐他們的一點持別「風格」!例如當你向他們點菜時,他們卻對菜單不太熟悉。他們為你斟水時,又會「手震震」滴滿檯上。

為什麼這一間餐廳高格調的西餐廳會有些持別「風格」?

原來Vincent Rooms是英國著名的廚藝學校Westminster Kingsway College的「實驗室」餐廳,讓學員廚師有機會實習在廚藝學校學到的技巧,又會讓他們創前所未有的味道配搭。在Vincent Rooms的每一個員工,都是廚藝學校的學生和導師,就連近年人氣急升的「型仔廚師」(Jamie Oliver)也曾在Vincent Rooms的廚房磨練出他獨特的食譜。

「型仔廚師」是一個非常明白如何「吾撈」的人。他1975年出生在英格蘭東部的一個小鎮,家父開酒吧餐廳為生。從小,Jamie Oliver就有對廚房產生了興趣,覺得廚房是大家的一個快樂的工作間,可以大叫大笑,同時又可以做出美味的食物。

七歲的他已經開始在酒吧的廚房幫手,開始學習如何用刀準備食物,到了十一歲的時候,他的刀法已經非常純熟。在他那個年紀的朋友中,都應為烹飪是小女孩的玩意,但他卻一概不理,因為每個星期六、日,在廚房兼職所賺到的錢,可以令他買到當時最新款的運動鞋,向朋友們炫耀一番。

十六歲的Jamie Oliver因為成績的問題,已經不能夠在學校繼續升學,而且他從小到大,都希望成為一個出色的廚師。所以他便到了倫敦的廚藝學校Westminster Kingsway College學藝。畢業之後,他有到了法國學習歐陸式色的意大利粉制法,再回到倫敦,的一所著名餐廳(The Neal Street Restaurant)任職廚師。

就在那時,Jamie Oliver遇上了啟老師Gennaro Contaldo,一個著名的意大利廚師,他把Jamie Oliver的廚藝提昇到另一個境界。Jamie Oliver之後又在好幾間不同的著名餐廳工作,不斷磨練自己的廚藝。1995年,有一個電視節目製作公司要拍攝一套關於廚房的紀錄片,便找來Jamie Oliver幫助拍攝幾個鏡頭。

不過在拍攝期間,節目監製要求Jamie Oliver用預先訂好的烹調方法和材料做菜,但他卻有自己一套,完全不理會電視監製的要求。儘管監製氣得怒髮衝冠,但內心卻很欣賞Jamie Oliver對烹飪的熱誠和堅持。

節目「出街」後,竟然有多間電視節目製作公司希望與他合作,製作一套全新的烹飪節目。

「赤裸廚師」(The Naked Chef)就是Jamie Oliver的第一個節目。他主張教大家一些最基本、最方便、最簡單的食譜,只要有麵粉、焗爐,就可以解決一日三餐的問題。

他的外婆知道孫兒上電視,便打電話問他,「赤裸廚師」是否真是要「赤裸」出場?

其後,Jamie Oliver又寫了三本「赤裸廚師食譜」(The Naked Chef Cookbook),登上了最佳烹飪書的首位,相信連他當年的英老師也會「跌眼鏡」。

2002年,Jamie Oliver想把他的烹飪技巧和對食物的熱情傳受給十五個失業人士和露宿者,希望他們可以自力更生,在他新成立的餐廳工作。在餐廳運作的初時,Jamie Oliver還以為這個計劃會徹底失敗,和令他的銀行戶口出現負數。但直到今天,這間餐廳已經為他賺了不少錢,更為失業人士和露宿者提供工作機會。

2005年,Jamie Oliver開始了一個新的節目「型仔廚師的學校飯堂」(Jamie’s School Dinner),他主張每一間學校的飯堂都可以烹調出廉價美味和健康的食物,令我們的下一代不需要再吃營養成分低的速食(Junk Food)。這個節目更竟然得到了英國國家電視大獎!

Jamie Oliver在鏡頭面前煮食的時候,其實非常混亂,有沒有計劃,大部分菜色都是「邊煮、邊想、邊試味」,有時更不洗手就接觸食物,又會同兩位女兒一同來測試味道。

我相信大部分觀眾都不是因為食物的味道而被他吸引,反而是型仔廚師「撈撈攪攪」的烹調方式很真實,很接近觀眾在家?做飯的情境,所以吸引了一大班師奶擁蠆。

「吾撈」的人,不一定要最好,卻是要最特別,最出位。

星期三, 11月 09, 2005

肥雞餐、乳鴿餐、清水餐


學生人數不斷下降,縮班潮波及很多學校。我認識一位小學教師,她覺得教書這行業的前景不明朗,教育統籌局又有許多基準要達到,學校和家長又有諸多的要求,假期又要改作業,付出許多汗水,又未能得到上司的讚賞,更擔心自己變成超額教師,她實在感到很非常無奈。

一方面她正斷進修,耗盡精力以穩妥地保住教席;另一方面她又不想再蹉跎歲月,很想辭掉教師工作,然後做自已最喜歡做的事,讓自己充得到滿足、快樂和成功。

點算?

救星到了!

「提早退休計劃」是近年經常聽到的字眼,什麼「肥雞餐」、「乳鴿餐」和「清水餐」都是這個計劃的代名詞。通常這類型的計劃郡會有離職時補償的特惠金(由一個月至十二個月的特惠金薪金),離職後又可領取退休長俸,大約是原本月薪的三份之一。

我建議這位小學教師,如果長俸可以維持基本生活,就應參加這個「提早退休計劃」。既然生活不成問題,就應停止「消耗」自己。工作得不開心,但仍繼續每天上班,是很可憐的事!

在《 與成功有約》(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)中,作者 史蒂芬.柯維(Stephen Covey)指出我們對自已的生命要「鎖定生命的重心和座標,認定自己的人生哲學和原則,全心以赴。」

辭掉辛苦又不能盡展所長的工作,重新認定自己生命的「重心價值」,每天做自已最喜歡做的事,全心以赴讓自己充得到滿足、快樂和成功,這就是敬業樂業, 劈炮吾撈的最高境界!

星期二, 11月 08, 2005

我對音樂的興趣才被發揮出來!


外貌毫不起眼的他,總是被人冷落。

5年前,一個寒著背、低著頭的男歌手,從台灣來到人生路不熟的香港做唱片宣傳,他害羞得把頭埋在雙腿,有如吃了苦瓜的面容,他是個沉默的人,卻要勉強自己向傳媒努力推銷本身的創作。

他曾經說過:「如果歌迷不再喜歡我的話,我會轉行教小朋友學鋼琴,當年就是因為母親逼我一定要學鋼琴,我對音樂的興趣才被發揮出來,所以我好想將這個方式延續下去,將來有更多小朋友都愛音樂。」他清楚的指出音樂就是他最大的興趣。

他又說:「音樂上,我會好堅持,別要我在音樂上迎合大眾的口味,能夠保持我自己的音樂風格,這才是我最大的成功感。既然我們都不知什麼歌曲才會令市場受落,倒不如根據自己的風格來創作音樂。」音樂是他的第一生命,有著一份固執、堅持和獨特的個性。

他自信地告訴大家:「我敢說喜歡我的人,百分之一百是因為我有音樂才華而對我欣賞,絕沒有夾雜其他因素在內,因為我從未靚仔過。」

這毫不起眼的男歌手是誰?估不到吧!

給你一些貼士:今天,這個男歌手的唱片銷量達到300萬張,更簽了多個廣告,包括中港台區的代言人,加上世界巡迴演唱會的收入,已穩奪台灣收入最高的藝人的寶座,他是誰?

當年那個「自閉歌手」就是今日大家都認識的~~~

周杰倫(Jay)!

星期一, 11月 07, 2005

強弱機危


阿治說:「要改變自已,就要先認識自己的優點及缺點!......連我都唔敢大大聲話我做到晒!」

阿治,我贊同你的講法,有一個方法可以幫助你去認識自己。

中國最偉大的兵法家孫子道:「知己知彼,百戰百勝。」不過,資訊爆炸的今天,「知彼」容易,「知己」卻有時很難!

如果你能夠了解到自己的強項弱項,明白自己需要什麼、欠缺什麼、知道會帶來什麼後果,在你的事業中永遠可以快人一步!

每一個讀過市場學(Marketing)的人,都不會對「強弱機危」(SWOT)分析陌生。S是Strengths(強項),W指Weaknesses(弱點),O代表Opportunities(機會),而T象徵Threats(危機)。

對產品或服務做強弱機危分析固然重要,但我們也應對自己進行類似分析,看清楚自己可以發展的機會。

什麼是SWOT?

替自己進行SWOT Analysis(強弱機危的分析),有助明白個人的強項弱點。同時,清楚面對的機會及危機。

檢視強項(Strengths),可自問下列問題:

1.我有什麼優點?

2.我在哪些方面表現較好?

3.我擁有什麼相關或實用的資源?

4.別人認為我有什麼強項?

認清弱點(
Weaknesses),可自問下列問題:

1.我在哪方面可以改善?

2.我在哪些方面表現較差?

3.我應該避免做什麼?

檢討機會(
Opportunities)的題目:

1.我的機會在哪??

2.什麼有潛力的趨勢能助我發展事業?

檢討危機(
Threats)的題目:

1.我正面對什麼障礙?

2.工作要求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正在改變嗎?

3.正在改變的技術是否威脅我的處境或位置?

4.我有周轉不靈嗎?

5.有任何個人弱點會嚴重威脅事業嗎?


還在很多其他的方法去認識自己,遲些再跟大家介紹!

星期日, 11月 06, 2005

Da Bino


九 龍城的食市當街當巷,有個招牌寫著Da Bino幾個字, 單看英文店名,再看看餐廳內西式的陳設,就知道這是一間意大利餐廳,不過走近看看,才發現原來是火鍋店!細想一想,店名的讀音Da Bino,原來老闆很有創意地利用「打邊爐」的英文譯音作為店舖寶號,把東西方的飲食文化混在一起,便不禁發出會心微笑!

Da Bino的老闆原本不是做飲食,而是做建築的!以前地產市道暢旺,很容易可以搵到兩餐。時移世易,那些光境已經一去不復返,加上有一班伙記要照顧,他便積極思考有什麼其他出路。

他自己是一個很愛吃的人,得年幼時,在寒冷天氣之下,母親最喜歡從街市買來一大堆蔬菜肉類,圍在熱滾滾的火鍋前,培養了一家人的溫暖的感情。

就這樣,他便開始結識一些飲食界的朋友,一起投資這間火鍋店。

原來老闆除了愛吃之外,更愛博覽群書。為了充實自己,他正在修讀一個「工商管理碩士課程」(即是MBA!)。老闆說:「除了本行的書籍外,我對其他東西都有興趣,書看得多了,想更有系統的念下去,書中所說到的領導技巧、管理方法,全都可以這小店中運用。」

今天Da Bino的老闆已經由做建築的,成功轉型為飲食業的投資者!

傳統智慧說:「營商之道,不熟不做。」

Da Bino的老闆卻由不熟做到熟,就像火鍋的食物般,「唔熟煮到熟。」他靠著什麼推翻了傳統智慧?

就是他愛吃的本性罷!

星期六, 11月 05, 2005

不遵從父母意願才可以成功?


首先聲名:這並不是定律,而是描繪個別情況,讓大家知道父母的建議未必是對你最好的,只有你自己才知道!

常言道:「不聽老人言,吃虧在眼前!」真的嗎?

微 軟執行長(Chief Executive Officer) Steve Ballmer和微軟的創立者(Founder)Bill Gates是哈佛大學的室友。當完成他的學士學位後,Steve Ballmer就到史丹福大學修讀MBA課程。不過,就在這時,他卻要面對他一生中最難的決定!

正當Steve Ballmer修讀第第二年的MBA課程時,他的前哈佛室友Bill Gates力邀他在其剛成立的新公司(Microsoft)出任業務經理。當時還未完成MBA課程的他,一方面知道Microsoft的機會是萬中無一 的,是發展自己事業的大好良機;另一方面,他在福特汽車公司任職經理的父親卻希望Steve Ballmer能先完成學業,再找一間大企業工作。


最後他不惜違反父親的意願,中途離開史丹福大學商學院,死心塌地地追隨那時還是經營小企業的 Bill Gates,為什麼呢?

Steve Ballmer說:「Bill Gates 不僅是我認識的人當中最聰明的一位,且有極高的行事熱忱和專注力… 決定了任務和目標後,不管有任何干擾和阻礙,也會全力前進;對進行中的事情能夠心無旁騖地專注、充滿熱愛,非把它弄妥才會罷手。」

千里馬難求,但伯樂比千里馬難找!Steve Ballmer能遇上這個伯樂,就把握機會,向其他人證明自己是一隻千里馬!

如果天Steve Ballmer選擇了遵從父親的意願,你今天的電腦作業系統可能是IBM-DOS或Linux!

「不聽老人言,吃虧在眼前!」是真的!因為在Steve Ballmer的履歷上,他因為不遵從父親的話,所以不能寫上「史丹福大學MBA畢業」,當天吃了個「在眼前」的虧。但現在他卻可以在履歷上寫上「微 軟的CEO」,和在銀行存摺內多了十幾個零頭位!

星期五, 11月 04, 2005

阿治講得好!


阿治說:「我係咪要過日本讀"高達史學"呢?我咁鍾意高達......講笑好喇!我最驚歷史既!!不過要將興趣變為事業,但又要維持到呢一份興趣,真係唔簡單!!同時都要有人欣賞先得!!」

阿治,你快快用腦想一想,你在那裡買到你的高達模型?是誰開始創作高達?有沒有瀏覽過
高達的網站?在eBay賣高達模型、DVD、漫畫的又是何人?

他們都是跟你一樣
咁鍾意高達,而且仲?得怎樣用賺錢呢!其實你都一樣可以!有邊個成功的人最初不是Start Small,Think Big?

阿治說:「我覺得做既事有義意,但身邊的人卻不同意!!只可嘆觀點與角度問題......
點解要理人點睇......因為佢係我阿媽!!


阿媽又點?
阿治,生命是由你阿媽給你的,不過你已經是一個成年人,你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!

你記得聖經裡「忠心僕人」的故事嗎?馬太福音 25:14-30:「... 按著各人的才幹,給他們...那領五千的、隨即拿去做買賣、另外賺了五千。...


阿治,這是上帝
按著你的才幹,特別給你在某一方面比其他人好,你已經擁有你可以令你成功的原素,下一步要靠你自己「落手腳」去做買賣」!

我很讚成
阿治說:「...所以人生既重點不單為物質生活而活,仲要包括生命的質量及意義!!...」

阿治更說:「...我只要開到舖,keep balance有得賺少少就得!又有得做又有得玩,仲可以大賺時立即轉手一筆錢入袋,咁就可以再試過玩其他野,邊玩邊搵錢!正!淨係諗都過癮!!!」

我都覺得真
好正!我喜歡你所說的「邊玩邊搵錢」!我認為這就是「劈炮唔撈」的最高境界!

,我們一起努力「劈炮唔撈」吧!我深信有朝一日,你會有自己舖頭,邊玩邊錢!我一定會支持你,到時記得要找我做股東!

星期四, 11月 03, 2005

「蛇王芬」 Part 2


Austin Stevens也參與紀錄片的製作,拍攝各類蛇的生態,向世人介紹蛇的真實和可愛的一面。

你可以很容易在Discovery Channel看到「蛇王芬」所製作的紀錄片。

一般野生動物紀錄片,都會有一個旁述沉悶地把各種動物的生態「讀」出來,就有如深夜的「魚樂無窮」加上一把BBC報告新聞的聲音。

但是「蛇王芬」製作的紀錄片卻完全不同,他不但親身出現在毒蛇和猛獸的旁邊,而且又會「拚著條老命」在鏡頭面前徒手和毒蛇搏鬥,顯現出蛇最美的一面!我也在其中一個片斷,看見他跳入河中,跟巨蛇(Giant Anaconda在水中搏鬥,鏡頭映著他幾乎遇溺!數分鐘後,他從水中跳出,然後拉出了一條三十呎長的巨蛇!你不自覺會懷疑,這是否電腦特技鏡頭?或許,Austin Stevens的紀錄片會令你覺得自己在看動作片!

「蛇王芬」今年已經五十多歲,他就是藉著自己童年時對蛇的熱誠,「撈」出了他所喜愛的終生事業,改變了這個世界對蛇的認識!

星期三, 11月 02, 2005

「蛇王芬」 Part 1

Austin Stevens 是一個「蛇王」,這並非指他在工作上躲懶,也不是蛇店的寶號「蛇王?」,而是一個對蛇類著迷、充滿熱情到發燒境界的南非藉爬蟲類專家!

12歲的那年,一條大約一英尺長的小蛇意外地闖入他的房間之後,就開始了對蛇的不解之緣。

還在中學的時候,在他的房間裡已經養了超過三十條蛇,每天放學之後,他都會第一時間走到房間中,慢慢欣賞牠們的美態。

這個少年蛇王的的學校成績不是很好,每一次他把「僅僅合格」的成績表的呈上父母時,都備他們大罵一頓,更警告Austin Stevens如果不再專注學業,就會扔掉在他房內的所有「寶貝」!

不過每當有親戚朋友探訪他的家時,他父母就一定會帶領訪客參觀Austin Stevens的房間,讓他們展示兒子所飼養的三十多條「寵物」,有時更會說他正在研究蛇的生態和活動,炫耀兒子的特別收藏品!

所以Austin Stevens與他的父母有著一個微妙的平衡,「蛇」與「學業」可以和平共處。

六十年代的非洲爆發了安哥拉戰爭,當年19歲的Austin Stevens就加入了南非的軍隊。在非洲的森林行軍,要經常於叢林中挖掘戰壕,很多人都在茂密的樹林中挖掘時,意外被蛇咬傷,所以嚴重影響了行軍進度。軍長知道Austin Stevens並不怕蛇,便要他先把毒蛇驅趕,再派人安全地挖掘戰壕。

軍中上下也知道他可以輕易地尋找和捕捉毒蛇,這個有不可思議的能力,所以大家都叫Austin Steven做「蛇人」。他就有如清除「地雷」般,把毒蛇一一除掉!少年時的「蛇王芬」在軍中初露光芒。

退役之後,南非Transvaal省一個蛇類公園的主管打探到「蛇人」非凡的捉蛇能力,便用合約形式請他在蛇類公園幫手。一個為期三個月的合約,卻變成了六年的長工!Austin Stevens就在蛇類公園中接受了艱苦的訓練,由一個「蛇人」,脫變成一個人稱「蛇王芬」的爬蟲類專家!

在蛇類公園中,他非常享受自己的工作,不但每天可以跟他最喜愛的蛇為伴,又為公園的參觀者示範如何捉蛇,和介紹各種蛇的特性。他工作的熱誠,吸引了當地一個電視台的注意,決定為他拍攝一個特別的電視節目,由他作主持,為觀眾介紹各種爬蟲類動物。這個電視節目的成功,令Austin Stevens的人氣急升,成為一個知名度高的爬蟲類專家。

1986年,為了喚醒世人關注非洲的野生動物被濫殺,他就為非洲野生動物保護基金籌款,與36條致命毒蛇共處一室,一起生活了107天,更同時打破了健力士世界紀錄。到今天為止,仍然未有其他人可以打破這個紀錄。

其後在1992年,他用了一年多的時間,在德國設計、建立、和營運一個蛇類公園(Nordharzer Schalangen Paradies Snake Park)。那時,他又寫了第一本書《與蛇共眠》(Snakes in My Bed),交代了他作為一個爬蟲類學家的趣事。


星期二, 11月 01, 2005

達賴喇嘛的快樂貼士


宗教精神領袖兼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達賴喇嘛,於他的著作《The Art of Happiness at Work》(找到工作中的幸福),切實地為上班族分析工作間的快樂之道。這書其實是美國精神科醫生 Howard Cutler 與達賴喇嘛的訪談整理。

Howard Cutler 早於 1998 年曾求教於達賴喇嘛,整理出《The Art of Happiness》(幸福的藝術)一書,在《紐約時報》暢銷書排行榜高踞 2 年不下,銷售量超過 1 百萬本。

你曾就以下問題不快樂嗎?不妨參考達賴喇嘛的解答:

(1)為何我總是得不到合適的工作?怎樣才能得到我滿意的工作?

答: 自我概念是我們精神與情緒苦惱的根源。一個對工作不滿,或認為自己該有更好工作,賺更多錢的人,可能是因為對自己沒有真實的認識,不清楚自己的能力與 條件。除非他能改變態度、了解自我能力,否則他的工作永遠一無是處。阻礙我們了解自己的,不外乎固執、過度驕傲或過度自貶。

(2)辦公室的氣氛,是許多人工作不快樂的來源,如同事間互不信任、苛刻的上司。該如何面對複雜的工作人際關係?

答:每個人都是相互依賴地生存的,理解這個事實,就願意與別人合作、相處。要討論工作中的幸福與滿足,與同事、主管、顧客建立關係便是首要條件。通常,大家都等別人開始第一步,這是錯誤的,必需要主動一點,即使第一天進入辦公室也要試?表現友善,介紹自己、詢問別人工作。

我絕對認同以上兩點的看法,不過我卻不明白,為何這個從沒有走進辦公室的半步的人,可以看得這麼透徹?